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16年校级本科示范课程
发布者:霍雨佳    发布日期:2015-12-21    查看:391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一、建设目标

本科示范课程是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一流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材等特点的本科示范性课程。本科示范课程项目通过建设,达到在本专业、本学科课程体系中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具有引领、示范的效果。

示范课程建设范围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各平台课程。争取通过示范课程的建设,使我校拥有一批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梯队结构合理、课程体系先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方法先进的特色课程。这批课程应拥有成熟的网络课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并使相关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同时发挥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带动我校课程建设的全面进步,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建设内容

示范课程建设应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研究边运用、边运用边出成果、边出成果边交流经验,进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原则,并完成下列主要任务与建设内容:

(一)组织课程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现状,分析课程建设与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差距,抓住制约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寻求破解难题的方法。

(二)组织课程组教师研究和理清课程建设的定位与教学目标,结合专业特色与优势,把课程放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中进行优化,做好与专业课程群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衔接和配合,设计符合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方案,针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与课堂延续教学的组织、课程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研究与细化课堂教学和课堂延续教学的内容,建立明确的课程标准,并注重建立对本门课程的质量检查和监控机制。

(三)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合理,注重引进学科发展新动态,能反映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前沿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四)改善课程教学组织,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建立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与教学探讨交流制度。积极探索现代教学范式,选取与课程教学实际最相符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实现教与学互动,打造一套规范的、切实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组织形式。

(五)改革课程教学手段,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慕课技术,建成全课程的视频公开课,并完成适量的微课建设。通过“翻转课堂”等网络化数字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改革,有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在线课堂。

(六)建立对学生最有效的学业考核与激励的约束机制,设计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使课程考核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切实把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点吸引到学习上。

三、申报范围与条件

(一)示范课程申报人应为课程建设负责人。课程建设负责人应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具有组织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经验与责任心。申报人应充分论证示范课程建设的标准、课程建设具体措施、建立以课程评价为依托的质量保障体系,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二)示范课程建设原则上要有三人以上的课程组,课程组教师服从课程建设负责人的安排,积极投身于本科示范课程建设,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执行有力。示范课程项目组成员允许跨部门组合。

(三)申报示范课程的,原则上是连续开设3年以上的本科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各平台课程可不受3年限制)。

四、申报限额、建设周期

1.未填入申报书中的教学计划等内容可以以附件形式上传。

2. 示范课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1年。


注:1.各单位及申报人应认真研读并依据《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2016年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立项指南》的要求,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密切联系我校实际情况,统筹申报项目。

        2.本次项目申报采取网络申报方式,登录网址:http://aufe.zlgc2.chaoxing.com/,输入教工号进行在线申报。请教师按照申报程序进行申报,以免影响项目申报与审核。所有项目网上填报时间为20151221——2016110,逾期不能申报。相关负责单位将按照网络评审程序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材料提交时间:
2015-12-21至2016-01-10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分别为:
校级本科示范课程